(0755) 2690 7981
CN / EN
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朗思科技
2024-07-15

朗思科技乔迁前海北区新办公楼之际,7月14日,人民日报对朗思创始人许可博士进行了专访。报道挖掘了朗思“产学研”转化的历程,梳理了朗思在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里程碑,特别是在国产科学分析仪器领域取得的突破。这篇专题报道反映了朗思这个年轻的硬科技创业团队,结合深港两地优势,在大湾区奋斗、实践的真实感受。


“大湾区是年轻人奋斗的沃土”

本报记者 冯学知

      广东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以下简称“梦工场”)北区,一座富有科技感的5层建筑顶部挂上了新标识——“朗思科技”,蓝色标识与湛蓝天空融为一体。

  “我们之前分散在梦工场中区的几间小型办公室,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今年租下北区M栋三楼一整层。这一次搬迁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了加速期。”站在新办公室门前,刚搬了“新家”的朗思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许可意气风发。

  201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许可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在先进激光光谱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始创业。从校园到香港科学园,再到梦工场,短短几年,朗思科技由最初几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为拥有20多项授权专利、完成3轮融资的颇具规模的初创企业。

  “这台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MT01是公司旗舰产品,在多次公开测试中表现优异,总体性能达到国际标准。”许可指着一台约一人高的白色立方体设备说,国产科学仪器越来越受重视,公司将香港的科研优势与内地的制造业优势相结合,研发出了多款性能出色、价格实惠的激光气体分析仪和传感器系列产品,相关激光气体传感设备已开始在高端科研、环境监测、工业气体监测等场景应用。

  6月30日,深中通道建成开通,许可格外振奋。“公司许多供应商在中山、珠海,以后联络起来更方便了。”许可感慨道,公司的发展得益于粤港两地创科扶持政策,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创新要素流动更加便捷,“大湾区是年轻人奋斗的沃土!”



专访当天恰逢深中通道建成开通,这一连通珠江东西岸的交通枢纽标志着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大湾区作为适合年轻人奋斗的科技创新热土也正越发澎湃。朗思科技作为香港尖端科研成果融入大湾区产业发展的代表性企业,将更有信心扎根于此,让技术、资金、市场等创新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更自如、更有效率地流动,打造国产科学分析仪器的自主品牌。

上一篇: 新华社采访朗思科技,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 朗思科技热烈庆祝香港回归27周年

合作咨询:

韦经理 189 7832 3266

商务咨询:

唐经理 188 6764 2219

联系我们: